
7月13日,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演出秦腔《游西湖》,青年演员和妮娜展示喷火绝技。(记者王畅彤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自7月6日拉开帷幕以来,作为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重要活动,乌鲁木齐第三届“丝路戏韵亮相天山”戏曲艺术周,已成为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夏日梨园中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会。
7月14日,乌鲁木齐新中剧院内秦韵悠长,《姊妹易嫁》《双官诰》《游西湖》等精彩剧接连上演。特别是秦腔《双官诰》的演出现场,“守清贫耕织为本,效孟母教子成人”的经典唱词,令人倍感三娘含辛茹苦教子成人的美德。
演出中,剧团青年演员王婷唱出了三娘的宽厚仁义,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面对困难坚毅勇敢的女性形象。
现场观众李立建说:“《双官诰》是经典戏,每次观看都会回想起母亲对我小时候的付出,感到母爱的伟大。”
作为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组成部分,本届艺术周首次采用兵地融合模式,7家院团轮番带来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京剧现代戏《老阿姨》、豫剧《穆桂英挂帅》、秦腔《焚香记》《铡美案》《赵氏孤儿》、苏州评弹《红楼梦·戏说刘姥姥》、川剧《梦回东坡》等16台精彩好戏,涉及京剧、豫剧、秦腔、川剧、评弹5个剧种,乌鲁木齐文化中心、乌鲁木齐京剧院、乌鲁木齐新中剧院等场馆多点开花,满足不同戏迷的观戏需求。
此外,本届戏曲艺术周通过大师课形式将文艺的触角延伸。
7月8日,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袁慧琴通过亲身示范讲解京剧表演体系;7月9日,戏曲化妆非遗传承人渠丽娜现场展示“勒头”“贴片”等传统妆造工艺;7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位“梅花奖”得主李敏现场展示秦腔《焚香记》经典唱段及水秀技艺,更以“从艺二十年”分享会感动现场观众。
一路关心戏曲事业发展的新疆本土戏迷自豪之情尤为动人。75岁的周建国说:“李敏这朵‘梅花’是咱新疆人共同的奖杯。也是从‘新盛班’到今日‘梅花奖’,秦腔在新疆的传承见证。”
与戏迷近距离互动,李敏深情表示,荣誉属于集体,是新疆秦腔艺术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放眼戏曲艺术周下半程,精彩继续。7月18日,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将演出秦腔历史剧《赵氏孤儿》;7月19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娟将与李敏同台献艺秦腔《铡美案》;7月22日、23日,李敏还与剧团同仁将携《焚香记》登台乌鲁木齐新中剧院,为家乡戏迷献艺。
一方戏台唱不尽千年韵事,丝路梨园正为乌鲁木齐的七月注入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一系列精彩演出,不仅让各族观众领略到中华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