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近年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条崭新赛道。为了占得先机和主动,全国多座城市都在紧锣密鼓展开有针对性的产业布局,彼此间充满了你追我赶和不落人后的竞争气氛。
作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强市,苏州将低空经济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条关键赛道。根据此前发布的《苏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苏州志在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航空网,全力推进申报空中走廊航线,健全地面基础设施,打造“服务+监管”平台,积极构建直达周边机场的低空交通走廊;加快在苏州规划建设民用运输机场,打造个性多样的通用航空机场。
在追逐“航空梦”的道路上,苏州由易到难,打出了一连串组合拳。而从今年6月底召开的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看,苏州又迎来了一波重大项目落地,再次先“飞”一步。
一
低空经济,是围绕各种载人/载货有人/无人飞行器的设计、研发、制造、应用和服务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测,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于今年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突破3.5万亿元大关。
低空经济的爆发,是各项技术走向成熟后出现的结果。其背后,也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扶持推动。

本次大会对于立志掌握更多低空经济发展话语权的苏州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举办低空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正是苏州以强大声势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一大标志性举动。这次的大会,除了顶尖嘉宾阵容发出最权威的行业之声,还吸引了500多家企业列阵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向业界和慕名而来的观众展示自己的主打产品和前沿技术。大会现场,45个低空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超50亿元。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低空研发制造领域,苏州又一次展现了自身的强大吸引力,包括卓世航空工业级大载荷无人飞行器项目、中麒鑫工业无人机研发生产项目、华启天成无人机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等15个项目落地。
作为大会的主办地,长于制造的苏州,未来将会在低空经济的竞逐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二
2024年的全国两会,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明确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
嗅觉敏锐的苏州迅速跟进。从去年4月18日召开的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到7月13日举行的以“低空启航 创享未来”为主题的低空经济沙龙,从今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市低空经济立法推介会再到如今规格空前的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在产业的前瞻性布局方面,苏州不仅一步不落,而且每一步走得都很稳,每一步迈得都很实。
圆桌观察员还注意到,与以往擅长的“抓招商、布制造、链产业”不同,对于低空经济,苏州一开始就尝试了“研发先行、整机引领”的发展道路,抓住了最关键的环节。
从改革开放后借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打下制造业的基底,到此后大举承接优质外资项目,始终坚持“制造立市”的苏州,仅用了40多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已达4.7万亿元,一举崛起为经济全球化网络中一座不可或缺的制造业重镇。然而靠“制造先行”的模式推动发展,也并非那么十全十美。由于大量的产业门类和工业制成品是服务并填充于中间环节的,很多时候利润还都比较微薄,所以长期以来精于制造的苏州,反而在终端产品和企业品牌的打造上略显不足。

新兴的低空技术正赋能苏州的千行百业。
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了高质量发展时代“研发先行”的极端重要性,以及链主企业在行业里的绝对话语权,因此在这轮低空经济的激烈竞逐中,苏州毅然换了一套新打法,瞄准的正是能够在全国引领示范的龙头企业。
“苏州的战略目标是借助本次大会展开全生态布局,吸引更多低空经济领域的龙头公司、链主企业和无人机整机厂,鼓励它们一面在苏州打造生产基地,一面引进精干有为的研发团队并落地一批高品质的研发中心。因为对苏州而言,从制造之都向研发与创新的策源地转型,已是时不我待了。”苏州一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圆桌观察员表示。
三
在圆桌观察员看来,苏州打造成为 “研发先行,整机引领”的创新策源地,是具备强而有力的政策、产业、应用场景和基建基础的。只要假以时日,定能大有建树。
在政策法规方面,苏州率先出台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颁布施行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办法,加速推进低空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进程。
在产业规模方面,自去年10月第二届低空大会以来,苏州全市累计签约低空项目88个,总投资额超230亿元。苏州现已集聚产业链相关企业超500家、其中整机企业超过40家,产值突破400亿元,覆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大会期间,苏州本土企业也拿出了过硬的产品。
在应用场景方面,苏州聚焦智慧物流、公共服务、空中交通、特色消费等领域,开通了各类航线超300条,形成连接上海、无锡、南通、嘉兴等周边城市的“半小时空中通勤圈”。大会上,京东无人机跨江物流场景、立讯精密无人机工业智能物流场景、张家港长江岸线低空水域巡查、苏州南站“高铁+低空”联运场景、北斗智能低空安全建设场景、苏州市立医院医疗物资运送服务、苏州低空秀古城文旅应用场景、沪嘉苏首条低空交通环线场景等纷纷签约启动。
在服务保障方面,苏州已建成起降点超140个,高效运转苏州低空服务监管平台、低空飞行政务服务中心,苏州市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苏州低空经济产业联合会揭牌,为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
……
显然,苏州离打造“低空之城”的愿景已越来越近。而随着自身航空航天产业的快速壮大,振翅高飞的梦想,也并不遥远。
(圆桌观察员/零零漆)
编辑: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