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票务平台订单猛增!逾11万张“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助燃演出市场

时间:2025-08-23 05:34:00

面向在沪观演的全国观众,2025年“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的发放点燃大众观演热情——8月15日至16日,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三大平台首轮发放逾11万张消费券,以“闪电速度”被抢空,更让剧场票房随之飙升,“自首轮消费券发放后,周末日均票房较以往同期提升至少50%。”上海大剧院相关负责人透露。

同时,这项惠民举措降低艺术消费门槛,让艺术实实在在走进老百姓生活。抢券首日(8月15日)正午12点,消费券发放通道刚开,微信小程序的所有券面在1分18秒内出空;支付宝平台总计14秒的“清零”速度,更是让不少人直呼“手慢无”。参与抢券的市民姜小姐,两轮落空后在闺蜜高小姐提醒下迅速转向云闪付,12点02分抢到一张“满500元减200元”券,当即在闺蜜群里“报喜”:“一起去看马修·伯恩男版芭蕾舞剧《天鹅湖》吧!”抢到“满300元减100元”券,计划“国庆来沪”的北京网友“藻藻是颗枣”更在小红书发问:“蹲一个推荐,该买啥?”而在上海文化广场发布的“乐赏上海”消费券指南帖下,网名为“忙着”的安徽网友留言赞叹“上海,不愧是上海”。

券振经济:票务平台出现近5倍订单增长

记者走访调查后发现,三大平台8月15日至16日的“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发放数据惊人:云闪付发放超过5万张,支付宝、微信各发放近3万张。活动首日,用户们的抢券速度极为迅猛:支付宝14秒内所有券抢空,微信1分18秒内所有券告罄,云闪付“满1000元减400元”线下券5秒内抢光。平台领券请求成功峰值达到支付宝每秒3584次、微信每秒1346次,市民游客参与热情高涨。

消费券的核销效率颇高。上海市演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观察到,票务平台演际live life的用户多在领券后两天内消费,“看来用券需求很迫切”。首轮消费券发放期间,演际live life订单数环比增长近3倍,新用户环比增长2.5倍,“满500元减200元”券核销占比超40%。

票务平台票星球数据显示,近期超半数新用户使用了消费券,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剧场项目。更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券适用类型演出在票星球的订单“猛增近5倍”,其中脱口秀、livehouse、中小剧场演出等品类订单增幅普遍多达3至5倍。

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

多个平台共同的“爆款”折射出消费券的引流重点: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喜剧《出马》、2025年《欢乐马戏专场演出》、上海驻场演艺秀《ERA时空之旅2》等销售火爆。消费券的发放也提升了部分剧场的演出上座率。

券动消费:与多价位、多类别的演出握手

“像是多了一张邀请函,让我们更舍得为高价演出买单了。”90后王瑜嘉在云闪付成功抢到“满1000元减400元”消费券后,果断选择了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原本两个人看剧,人均都要花六七百元,用了券以后每个人只要四五百了。”她坦言,虽早有对《不眠之夜》的观演计划,但大额满减消费券让她下定决心进行体验。

有券在手,票价不愁。记者调查发现,上海大剧院线上线下平台使用消费券购票的订单超过600单,其中“满1000元减400元”券核销最多,其次是“满800元减300元”券,有效拉动了中高价位票销售。古典芭蕾舞剧《舞姬》、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歌剧项目等演出,在此次消费券带动下,销售量实现了显著增长,让更多观众得以走进剧场欣赏传统高雅艺术。而目前,上海大剧院及旗下YOUNG剧场、上海西岸大剧院所有已开票项目均支持使用“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

史依弘专场演出《白蛇传》

从话剧、歌剧、舞剧、沉浸式演出到戏曲、livehouse、脱口秀等,“乐赏上海”消费券覆盖的演出种类真不少。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总经理夏天介绍,消费券在宛平剧院的戏迷群体中颇受欢迎,12月京剧名家史依弘的《白蛇传》这几日出票量显著提升,长江剧场“海派声韵”日场演出也迎来了不少用券的观众。

多语种脱口秀俱乐部SpicyComedy的微信小程序数据显示,有将近25%的用户使用消费券来预订演出,目前用券订单达到了260份,共售出527张票,其中“满300元减100元”“满500元减200元”券在小程序上用得最多。“两三百元的热门演出成了首选,71特别秀和Norah Show销量增长最为明显。”SpicyComedy总经理付宽宽表示,实实在在的价格优惠明显激发了观众购票热情,销售节奏也变快了,甚至不少离演出时间较远的场次,也因为消费券而被早早地预订。“71特别秀主打沪语,很多上海的叔叔阿姨会带着孙子孙女来,既能看演出,也能让孩子多接触上海话;Norah Show有英文、普通话版本,吸引外国游客和想练英文的观众。”消费券给不同需求的观众添了一把火,更多人有了“走进脱口秀现场的动力”。

普惠实验:降低门槛之后,让艺术真正走进生活

68岁的李秋伟,是这次“乐赏上海”惠民活动银发族“幸运儿”代表,一个人就抢到了三张券——支付宝和微信平台上各抢到一张“满100元减30元”券,云闪付上则抢到一张“满300元减100元”券。“我运气蛮好的”,李秋伟立刻用券预订了上海音乐厅年底两场心仪已久的演出:12月27日叶甫根尼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和12月29日的维也纳美泉宫乐团新年音乐会。“线上付款,一步到位,方便得很。我年轻的时候,要听一场热门音乐会得大清早去排队买票,哪像现在手机上点点就搞定了。我们年纪大了,收入不算高,就盼着能有这种实在的优惠,太称心了。”

“消费券通过较大力度的补贴,响应了市民文化需求,激发消费热情,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王伟认为,这不仅在短期内提振了演出上座率,更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积蓄能量。“更多本地观众认识到上海有这么多文化地标和本土项目,文化消费的选择更丰富,参与感也更强。”

“消费券让我更愿意尝试看新的演出类型。”王瑜嘉的话代表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心声。如何将消费券带来的“初次体验”转化为持续的艺术兴趣,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正如上海大剧院所观察到的:年轻观众倾向于线上核销,中老年群体线下咨询量上升,“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正悄然推动观众结构多元化。

上海驻场演艺秀《ERA时空之旅2》

当王瑜嘉用千元满减券推开《不眠之夜》的大门,当外地网友由衷感叹“上海不愧是上海”,消费券已不止是经济补贴,更成了连接大众与艺术的桥梁、观测城市文化生态的窗口。数据背后,关于艺术普惠与市场深耕、短期激励与长期培育的探索正在进行。而这些被领取和使用的消费券,共同传递出清晰信号:降低门槛,拥抱观众,让艺术真正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