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暑假期间温馨提示:警惕登革热,防病保健康

时间:2025-07-07 08:22:00

暑期来临,国内游、跨境游逐渐进入旺季,许多人会利用年休假或空闲时间携家人出外旅游,但需提醒大家的是,此时也正值登革热高发季节,希望大家在欣赏美好风光的同时要时刻警惕登革热这种蚊媒传染病。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其传播链为:感染者→伊蚊→健康人,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二、登革热有哪些典型症状

(一)突发高热:24小时内体温迅速升至40℃,持续3—7天。

(二)“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三红”:颜面部、颈部、上胸部潮红

(三)皮疹:发病后3—6天出现皮疹,典型皮疹为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或融合成片的红斑疹

部分病例相对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发热、皮疹等,部分病例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少数登革热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出现持续呕吐、腹痛、意识模糊、呼吸困难、脏器出血甚至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特别注意的是: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三、哪些地方为登革热高发地区

存在蚊虫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东南亚、西太平洋、美洲、非洲等地区,其中东南亚如缅甸、老挝、菲律宾、泰国等国家是登革热的高流行区和重要的疫源地;国内广东、云南、海南等南方省份为流行区。

四、什么情况下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

如果发病前2周内,您曾经在上述地区旅游,或者您居住、工作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已经有登革热发生,那么出现发热、皮疹、头疼、肌痛等症状时,需要考虑患上登革热的可能。

五、旅游途中如何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进行传播,因此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做好防蚊和灭蚊。

(一)了解目的地疫情

出发前通过权威渠道(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官网等),了解目的地是否为登革热流行区或当前当地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

(二)准备防蚊物资

携带含DEET、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防蚊液,确保能长时间保护皮肤;准备长袖衣裤,优先选择浅色、紧密编织的材质,减少皮肤暴露;携带蚊帐或便携式防蚊网,尤其适用于露营或无空调环境。

(三)选择防蚊住宿

优先入住有空调的旅馆,空调环境可降低蚊虫活动频率。 检查住宿地纱窗、纱门是否完好,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夜间睡眠时使用蚊帐、蚊香或电热蚊香液防蚊灭蚊,确保无蚊虫叮咬。

(四)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如黄昏、清晨)进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全身涂抹防蚊液,尤其暴露部位需重点防护;出汗、游泳或水上游乐项目后及时补涂防蚊液,保持防护效果。

六、特别提醒

旅程途中及返娄后14天内,要时刻关注自身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同时做好防蚊灭蚊措施,防止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头疼、肌肉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且主动向大夫说明您的旅居史,以尽快得到诊治。(李欣 刘曙光)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