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沙河沟的守护者

时间:2025-07-28 09:12:00

原标题:沙河沟的守护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通讯员 姚文全 刘明华

在临夏州永靖县西北部的沙河沟,连绵千亩的光伏矩阵——数万块太阳能板依山势铺展,犹如给苍茫群山披上了蓝色铠甲。一队身着藏蓝警服的巡逻队伍,正穿行于光伏板间,开展常态化巡逻。

这里是国家能源集团永靖国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所在地。项目占地面积约1.04万亩,总装机容量190万千瓦,年发电量1.55亿千瓦时,是当地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有了‘流动派出所’,涉及光伏的警情明显减少,我们真切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该企业负责人董志诚感慨道。

坐落于甘、青交界处的新寺派出所,仅有6名民辅警,却肩负着176平方公里的守护重任。面对辖区面积大、村社分散、出警半径长、巡防警力少等难题,派出所以创新求突破,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警务新路子。

为守护光伏新能源,更好护航乡村振兴,新寺派出所主动对接国家能源集团永靖国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建立“警企融合”警务模式,推动警务前置、服务前移。

同时,以沙河为中轴,将光伏山域划分为6个警力辐射区、设置8条巡逻路线。整合企业安保力量,并创新性地吸纳周边放牧群众,成立6个“光伏义警”巡防队,每周开展常态化巡逻,排查安全隐患。

巡查中,民辅警们穿梭在光伏板阵列间,认真检查光伏电站运转情况、周围防护网是否完好,并详细填写“警企联动”信息台账。他们还定期为企业安保人员开展最小作战单元培训,组织安全大检查,帮助企业完善内部安防机制。

当前正值主汛期,沙河沟地势复杂,雨后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新寺派出所未雨绸缪,与乡镇、企业建立定期协商研判机制,分析安全风险,细化责任分工。

民辅警们加大巡查力度,仔细检查山体松动、积水漫溢、光伏设备损坏等隐患,及时设置警示标牌。同时,深入放牧群众和务工人员中,普及防汛避险知识,设置警示标牌,提醒大家远离松动山体、边坡等危险区域。

“我们不仅要当好‘守护者’,更要做好‘调解员’。”民警魁鹏说,派出所以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常态化开展走访摸排活动,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6月初,辖区群众冶某报警称,其朋友在集贸市场门口与他人发生冲突。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处置。

经现场调查,纠纷起因系市场管理员马某甲向摊主马某乙收取5元卫生费时,马某乙以“摊位位于市场外围”为由拒绝缴纳,双方因此发生争执。为防止矛盾升级,民警将双方带离现场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民警坚持“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阐明市场管理的必要性,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最终,双方认识到自身问题,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我们人少,但站得高、说得多、看得远、管得宽。”已坚守派出所十年的民警姬新军的这句话,道出了全体民辅警的心声。